当前位置:首页
> 联艺新闻

《长城文化带非遗进乡村人才培养成果展》亮相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

10月22日至10月25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2023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项目《长城文化带非遗进乡村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在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展出。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及多个省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承办,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及北京多个分会场隆重举行。来自亚、非、欧、北美、南美洲等2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共同呈现超过500个项目和近3000件作品。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与北京设计学会共同主办的《长城文化带非遗进乡村人才培养成果展》作为高校非遗项目参加展示活动,展示了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项目“长城文化带非遗进乡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成果。22日上午,参加开幕式的司马红副市长视察北京联合大学展位,了解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工作进展;基金专员现场指导项目成果展示;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宋慰祖为联大艺术学院教师团队颁发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设计学会感谢信。此外,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以及合作者,包括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采访报道。

司马红副市长视察展位与朱利峰老师进行交流

在融合长城文化带北京段6个区(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门头沟)独特特性的基础上,项目成果探索出长城文化带非遗与乡村双向赋能的“非遗+”“+非遗”多元模式,涵盖了非遗+科普、非遗+教育研学、非遗+新媒体、非遗+乡村活态博物馆、文创市集+非遗、红色文化+非遗等具有示范性的乡村文旅模式。

《燕王智比剑》动画周边产品

长城文创《四季杯》、《万里桃花坞》

 在展会期间,“打卡盖章”和“击鼓”活动备受各年龄层人群欢迎。项目组提供了专属打卡本,其中包括代表着北京长城文化带区域标志的6枚印章,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昌平漆园龙鼓。这些互动元素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同时也成为自媒体呈现的打卡照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

长城文创《印章》、《打卡本》       

项目负责人朱利峰老师与媒体交流

2023年初开始,艺术学院联合北京设计学会等单位在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支持下,对长城文化带北京段所涉及的六个区逐一开展深入的现场调研,并与相关乡镇基层单位、高校、传承人群体、文旅企业、创意团队等结成项目组,在理论认知、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和工作坊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报名乡镇的实际需求,对互动性、体验性、融入性较强的非遗项目进行了多个系列的系统性策划。从科普、教育研学、新媒体、红色文化、文创市集、活态博物馆、演艺、民宿、设计等多个角度,优化策划方案,辅助项目成果输出转化。尝试通过非遗为抓手破解北京乡村旅游方式单一、产品雷同、缺乏深度,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需求的难题。多元化的融合模式,无论是基于乡村已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活化,还是对外来非遗项目进入乡村的特色植入与升级转化,都为北京长城文化带乡村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实现了“非遗赋能长城文旅,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主题目标。最终通过项目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长城文化带上的乡村文化发展,推动了专业人才有效服务乡村振兴。